1.电镀废气概述
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,会产生废水、废气、废渣,俗称“工业三废”。三废治理一直是环保排查工作的重中之重,相比于废水、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治理,电镀废气治理难度更大,问题也更多。本文从电镀工艺设计的角度,列举电镀废气治理的技术难题,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仅供参考。
1.1电镀废气危害
根据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)GB21900-2008,电镀废气的种类主要有氯化氢、铬酸雾、硫酸雾、氮氧化物、氰化氢以及氟化物。此外,还有一些含粉尘气体、有机废气、碱性气体。电镀废气对环境、人体等的危害极大,而电镀废气的危害性分析也正是电镀废气治理的前提和基础。电镀废气对人体的危害,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呼吸道、眼睛、皮肤的危害,有些电镀废气无色无味,对呼吸道产生长期慢性的伤害,经过逐渐积累,含量超过限度,会导致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癌、肝癌等疾病。而电镀工艺排放的氯化氢、酸碱雾等会对人体眼睛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,会出现红眼病、皮炎等症状。电镀废气对植物和建筑物也有危害,电镀工艺所排放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,在空气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危害作用,甚至杀死植物。如果再形成酸雨,还会对建筑物产生腐蚀、锈油等。此外,电镀废气对电镀产品也有危害,如电痕车间中,酸碱雾、粉尘等太多,会对电痕设备及电镀材料的纯度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2.电镀废气综合治理技术
根据在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21900-2008)规定,对电镀钩工艺及设施必须安装局部气体收集系统,并进行集中净化治理,才能统一由排气筒排放到大气中。由此可以将电镀废气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治理,分别为源头减少电镀废气、安装排风系统、安装电镀废气净化设备。
2.1源头减少电镀废气
通过改变电镀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,或采用无毒材料,使电镀生产过程中,达到有毒有害废气零排放的目的。在电镀过程中,对镀件清洗时,采用碱洗除油、酸洗除锈,要在清洗溶液中分别添加酸雾、碱雾抑制剂,可以有效减少酸雾、碱雾的排放。
对铬雾的抑制,可以采用低温设备或低温工艺流程,同时在镀络溶液中加入少售的全氟烷基醚磺酸盐,并注意全氟院醚磺酸盐配置方法和配比,可以有效抑制铬雾的产生。此外,还可以在镀铭槽表面,覆盖一层聚乙烯、聚氯乙烯材质的空心小球,也能有效抑制铬雾释放。
对氮氧化物的抑制,抑制电镀工艺中氮氧化物的排放,可以采用不加硝酸的电镀工艺流程,如铝件电镀时,采用硫酸和磷酸,再加入少量的添加剂,即可对铝件进行抛光。另一方面,利用化学氧化法和化学还原法,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,或者将氮氧化物气体还原成无毒的惰性气体。
2.2安装排风系统及净化系统
考虑电镀废气的治理,可以通过安装排风系统,将被污染的废气输送到气体净化系统,以达到将有毒有害气体去除的目的。由此可见,安装排风系统和净化系统,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
根据电镀废气排放特点、工厂车间生产条件限制以及有害废气排放方式,采用不同的排风系统。如在车间中,一般是因为嗷源不固定,排放点多等因素,采用局部排风方式。将这些局部排风方式的气体进行监测,如果达到排放标准,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,如果高于排放标准,则需要将废气通入净化系统,在有害废弃排放的点,直接将废气收集,经过通风系统排放到室外。为了保证车间空气压力平衡,还需要进行机械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。
酸性废气的净化,主要是将酸性废气用三级碱液喷淋,再由烟囱排放。用该方法吸收酸性废气时,在真空抽气栗上安装密闭罩,将车间内气体排放,进入装有填料的喷淋塔。该工艺去除酸性废气的效率可达90%以上。
3.电镀废气治理技术难题及解决对策
电镀废气治理必须要综合考虑,统筹处理,才能达到去除的效果。但是由于电镀行业高污染、高耗能等特点,废气种类多且处理方式各不相同,电镀废气收集不完全,因此电镀废气治理中有亟需解决的问题。
根据目前电镀废气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,提出相应的对策。
第一,可以将车间内的点收集改为点收集与面收集相结合的方式,即对重点污染物排放处设置存污染废气收集装置,对整个车间还设置面收集,保证车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没有超过限值。
第二,可以综合酸碱性废气、铬雾、氰化物、氮氧化物等喷淋液的特点,制备出一种能同时吸收所有废气的吸收液,或研究一套综合吸收的工艺流程,保证电镀生产中所有废气都被吸收净化。
第三,第三,源头控制,优化电镀设计工艺流程,减少污染物的排放,并加紧对电镀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研究,制定有针对性的废气治理技术难题解决方案。